33、六一儿童节真快乐,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美好的回忆。
奈达在其的“动态对等理论”的基础上提出“功能对等理论”(Nida & Waard, 1986)。他强调了译文读者的重要性,要求“译文读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和欣赏作品,和原文读者有同样的感受”。(Nida & Louw,1998:119)然而他同时也声明“这种最大程度上的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如果有的话,也仅在美学价值很少或根本没有美学价值的纯信息文本中”。(Nida & Louw,1998:118)所以,奈达的“功能对等”实际上就是“接近原文所具备的功能”,“不同的译本可能在不同层面上揭示原文的功能,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。”(Nida & Louw,1998:117)